中商经济研究网 收藏本站·网站地图·设为首页·
节假日24小时咨询热线:18015235680(兼并微信)联系人:赵丽 张玲玲(随时来电有折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深度调查 > 现状调查 >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2024-2030年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2024-2030年

【报告名称】: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2024-2030年
【关 键 字】: 军民融合 分析报告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报告价格】: 【纸质版】: 6500元 【电子版】: 6800元 【合订本】: 7000元
【传真方式】: 010-84955706
【联系方式】: 010-57738660

 


——综述篇——
第1章:军民融合产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军工行业基本介绍
1.1.1 军工行业定义
1.1.2 军工行业市场主体
1、十大军工集团
2、其他社会企业
1.1.3 军工行业基本分类
1、核工业
(1)核工业产品及涉及领域
(2)核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2、航天工业
(1)航天工业产品及涉及领域
(2)航天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3、航空工业
(1)航空工业产品及涉及领域
(2)航空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4、船舶工业
(1)船舶工业产品及涉及领域
(2)航空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5、兵器工业
(1)兵器工业产品及涉及领域
(2)兵器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1.1.4 军工行业产品分类
1.2 军民融合产业界定
1.2.1 军民融合的定义
1.2.2 军民融合的内涵
1.2.3 军民融合势在必行
1.3 军民融合发展范围
1.3.1 军民技术融合
1、技术融合是引发产业融合的重要机制,也是促进军民融合的重要基础
2、技术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
3、技术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起点
1.3.2 军民企业融合
1、企业是产业的微观组成
2、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主要通过企业融合实现,即军民企业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
3、军民企业融合也是民用企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1.3.3 军民需求融合
1、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需求融合最终导致市场合并与产业融合
2、军民需求融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3.4 军民制度融合
1.3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4 军民融合产业市场监管&标准体系
1.4.1 军民融合管理体系
1、确立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2、以政府为核心,全面协调管理各类机构
1.4.2 军民融合产业标准体系及建设进程
1、标准建设
2、现行标准
3、重点标准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
——现状篇——
第2章:全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全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动因
2.1.1 大国战略竞争日趋升温
2.1.2 世界经济复苏急需寻找新动能
2.1.3 新科技革命加速发展演进
2.1.4 各国政策强力推进
2.2 全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标准
2.3 全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2.3.1 全球军民融合产业整体发展
2.3.2 全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态势
1、态势一:新一轮科技革命为融合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2、态势二:争夺先发优势的国际战略竞争成为融合发展的深层动因
3、态势三:多措并举强化创新驱动引领融合发展
4、态势四:布局新兴领域抢占融合发展战略制高点
5、态势五:开辟互联网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2.3.3 全球军民融合产业细分市场
2.3.4 全球军民融合市场规模体量
2.4 世界军民融合发展典型模式
2.4.1 “军民一体化”模式
1、美国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概况
2、美国推行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3、美国推行军民融合战略的效果
2.4.2 "先军后民"模式
1、俄罗斯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发展概况
2、俄罗斯推行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3、俄罗斯军民融合的效果
2.4.3 “以民掩军”模式
1、日本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发展概况
2、日本推行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3、日本推行军民融合战略的效果
2.4.4 “以军带民”模式
1、以色列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发展概况
2、以色列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3、以色列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效果
2.5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状况剖析
2.5.1 军民融合发展阶段
1、冷战前: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军工主力,“军转民”成功消化战后产能
2、冷战时期:军工产业疯狂成长,军民融合早期尝试
3、冷战结束:军民融合正式开展,着手军民一体化建设
2.5.2 军民融合发展方法
2.5.3 军工企业发展解析
1、美国军工巨头发展历程解析
(1)波音:民品收入和利润占比最大的军工集团
(2)通用动力:海陆空天全领域军民融合
(3)洛克希德·马丁:专注于军品,利用军品衍生品发展民品业务
(4)诺思罗普·格鲁曼:军民融合产业架构清晰
(5)雷神科技公司:降低民品业务占比,聚焦军品业务
2、军工巨头军民融合特征总结
2.5.4 军民融合发展经验
1、完善法律机制,军政部门联合协作
(1)美国将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同时以立法形式加以推动
(2)军政部门联合协作,促进军民融合
2、激发民间科研力量,创建军民一体产业链
(1)国防采办制度改革,为民品军用扫清障碍
(2)军用技术标准弱化,降低民参军的门槛
(3)创建军民一体化的科技产业链
2.6 世界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借鉴
2.6.1 制定规划有效实施
2.6.2 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2.6.3 构建军民合作关系
2.6.4 构建完善法规制度
第3章: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规模
3.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历程
3.1.1 军民融合初创期:国防工业高度行政化,军民分离
3.1.2 军民融合探索期:“军转民”单向发展,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3.1.3 军民融合发展期:军民融合双向发展,民营企业融入国防体系
3.1.4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期: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3.2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现状
3.2.1 中国军民融合度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3.2.2 中国军工企业世界排名变化
3.2.3 中国民营军工企业上市情况
3.3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与运营现状
3.3.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名单
3.3.2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区域分布
3.3.3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运营现状
3.3.4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目标
3.4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模式解析
3.5 军民融合标准化建设和发展解析
3.5.1 军民融合标准化建设作用
1、“全”要求统筹,需要强大的标准化作为支撑
2、“多”要求协调,需要充足的标准化作为手段
3、“高”要求效能,需要用标准化推进装备制造体系优化
4、“深”要求整合,需要统一的标准作为基础
3.5.2 军民融合标准化工作现状
3.5.3 军民融合标准化建设问题
1、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军民融合顶层规划与当前要求已不相适应
2、对军民两用标准化研究较少,军标、民标布局相对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3、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与信息化、数字化结合不够
3.5.4 军民融合标准化发展措施
1、做好一个统筹规划
2、借鉴正反两类经验
(1)要在军民融合标准化系统性上借鉴正反两方面经验
(2)要在军民融合标准化风险管控上借鉴正反两方面经验
3、推进3个重点维度
(1)技术维度
(2)管理维度
(3)应用维度
3.6 军民融合领域专利运营分析
3.6.1 军民融合领域专利运营特殊性
1、内容保密性阻碍运营信息的获取
2、产权分离性导致利益分配不合理
3、不完全市场性限制运营自由
4、国防目的性产生军民转化壁垒
3.6.2 军民融合领域专利运营理念
1、照应国防专利制度的特殊性
2、体现军民融合的时代性
3.6.3 军民融合领域专利运营环节
1、专利运营的布局环节
2、专利运营的双向转化环节
(1)“军转民”中的国防专利解密
(2)“民参军”中的转化模式
(3)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搭建
3、专利运营的价值评估环节
4、专利运营的技术标准化环节
3.6.4 军民融合领域专利运营对策
1、完善国防专利权利归属制度
2、优化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环境
3、加强军民融合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建设
4、构建军民融合专利价值评估体系
5、发挥专利运营利益相关方的主观能动性
3.7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现存问题
3.7.1 在思想观念层面
3.7.2 在具体管理层面
3.7.3 在法制建设层面
3.7.4 在政策执行层面
3.8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3.8.1 应对国际形势的策略
3.8.2 建立并完善发展机制
3.8.3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第4章: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配套改革措施深度分析
4.1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
4.1.1 科研院所改制内容
4.1.2 科研院所改制方向
4.1.3 科研院所改制部署
1、转企改制的科研院所
2、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范围
4.1.4 科研院所改制难点
4.2 军工集团改革
4.2.1 军工集团公司制改革
4.2.2 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
4.2.3 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
4.3 装备采购制度及价格体系改革
4.3.1 军品定价与采购机制改革历程
4.3.2 定价模式与采购机制方式分析
4.3.3 军品定价与采购机制改革重点
第5章:中国军民融合军转民领域深度分析
5.1 军民融合军转民发展状况解析
5.1.1 军转民主要方式
5.1.2 军转民主要方向
5.1.3 专利军转民进展
5.1.4 军转民技术评价
5.1.5 军转民发展对策
1、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塔建军转民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2、全面推进军民双向互动,筑实军转民创新企业发展的战略优势
3、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管造军转民企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4、面推进企业管理与业务体系改造,夯实军转民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能力蔽础
5.2 军民融合军转民企业发展分析
5.2.1 军转民企业分析
5.2.2 军转民企业发展困境
1、军转民企业发展困境的现状
2、军转民企业发展困境的特征
3、军转民企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5.2.3 军转民企业发展对策
5.3 军民融合军用技术转民用市场化分析
5.3.1 市场化发展内涵
5.3.2 市场化转换途径
5.3.3 市场化存在问题
5.3.4 推进市场化建议
第6章:中国军民融合民参军领域深入剖析
6.1 军民融合民参军发展现状分析
6.1.1 民参军发展意义
6.1.2 民参军准入环境
6.1.3 民参军参与路径
6.1.4 民参军涉及领域
6.1.5 民参军企业分析
6.1.6 民参军限制因素
6.2 军民融合民参军典型发展模式
6.2.1 政府主推模式--以中关村为例
1、政府大力推动,军地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2、确定顶层规划设计,确立管理机构与保障机制
3、筹划产业布局优化,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1)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共同推动“蓝鲸军民融合创新园”(以下简称“蓝鲸园”)的建设
(2)重点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军融合创新基地、大兴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丰台军民融合创新基地三大聚集区的建设
(3)建设军民融合特色园
6.2.2 产业集群带动模式--以江苏为例
1、以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国防建设
2、以军民融合建设反作用于产业集群发展
6.2.3 科技城模式--以四川绵阳为例
1、设置科技城管理机构,建立管理机制
2、搭建服务和支撑平台,拓展沟通渠道
3、立足国际视野,打造示范先驱
6.2.4 大企业引领模式--以浙江为例
1、以大项目为切入点,推动骨干龙头企业参军
2、集中优势力量,建立产业基地
6.3 军民融合民参军现存问题分析
6.3.1 准入程序较繁琐
6.3.2 需求信息不对称
6.3.3 民企待遇不平等
6.3.4 产权保护不到位
6.3.5 技术标准不接轨
6.4 军民融合民参军发展对策建议
6.4.1 优化资质审查程序,完善民参军准入退出机制
6.4.2 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健全供求信息交互机制
6.4.3 完善投资引导政策,发挥政府投资的倍增效应
6.4.4 完善军品采购政策,加大向民营企业开放力度
6.4.5 完善协同创新政策,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6.4.6 完善军工行业规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7章: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全面解析
7.1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状况
7.1.1 主体及功能定位
1、军方及其研究机构
2、民用研发机构及产业组织
3、高等院校
4、科技中介、协会、金融机构
7.1.2 发展现状分析
7.2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构建
7.2.1 平台构建形势与要求
1、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2、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3、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
7.2.2 平台构建内涵与功能
7.2.3 平台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1、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组织架构
2、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7.2.4 创新平台政策保障措施
1、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健全科技征信体系和评估体系
4、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7.3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障碍
7.3.1 信息共享与技术产权障碍
7.3.2 协同创新锁定与路径依赖障碍
7.3.3 相关金融支持有效性障碍
7.3.4 高校文化与评价体制障碍
7.4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对策
7.4.1 建立军民互动交流机制
7.4.2 形成有效金融支持体系
7.4.3 强化校企交流合作机制
第8章:军民融合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分析
8.1 中国航天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分析
8.1.1 中国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分析
8.1.2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商业航天解析(以商业遥感卫星为例)
8.2 中国船舶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分析
8.2.1 中国船舶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1、造船完工量分析
2、承接新船订单量分析
3、手持船舶订单量分析
8.2.2 中国船舶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状况
8.3 中国武器装备行业军民融合发展分析
8.3.1 中国武器装备行业军民融合发展
8.3.2 中国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8.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分析
8.4.1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
8.4.2 中国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卫星通信产业解析
1、我国卫星通信军民融合历史
(1)我国卫星通信军民融合首创项目
(2)我国卫星通信军民融合的模式
2、我国卫星通信军民融合现状
(1)我国民用卫星通信现状
(2)我国军民融合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3、我国卫星通信军民融合规划
(1)我国民用卫星通信规划
(2)我国兴起的小卫星通信系统
(3)我国军民融合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4、我国军民融合天地一体化通信遥感导航网络方案
(2)高低轨道双层星座构建的天地一体化通信遥感导航网络构想
8.5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分析
8.5.1 北斗导航
1、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运营企业竞争格局
3、北斗导航应用服务
8.5.2 新材料
8.5.3 无人机
1、无人机产业发展概况
(1)军用无人机行业发展概况
(2)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概况
2、无人机产业的军民融合机制
(1)“军转民”模式下的无人机技术扩散
(2)“民参军”模式下的无人机产业协同创新
(3)“军民两用”模式下的无人机产品两用
8.5.4 核工业
8.5.5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1、夯实军民融合技术基础
2、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区
3、建立军民融合需求拉动机制
4、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
第9章:中国军民融合企业案例解析
9.1 中国军民融合企业梳理与对比
9.2 中国军民融合企业案例分析(不分先后,可指定)
9.2.1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9.2.2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9.2.3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9.2.4 中航航空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9.2.5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9.2.6 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9.2.7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9.2.8 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9.2.9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9.2.10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架构/营收结构
4、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强度
5、企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6、企业军民融合产品&应用
7、企业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展望篇——
第10章: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环境洞察&SWOT分析
10.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10.1.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0.1.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10.1.3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10.2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10.2.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10.2.2 社会环境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10.3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10.3.1 顶层战略设计
1、顶层战略设计纲领性文件
2、军民融合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重要文件
10.3.2 中央政策
10.3.3 军委政策
10.3.4 国防工业政策
10.3.5 产业政策红利
1、产业政策分析
2、产业政策红利
10.3.6 31省市军民融合产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1、31省市军民融合产业政策规划汇总
2、31省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目标解读
10.3.7 国家重点规划/政策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影响
10.3.8 政策环境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10.4 世界军事环境及国防军费支出情况
10.4.1 世界军事形势
10.4.2 国防军费状况
10.4.3 国防军事战略
10.4.4 军事工业发展
10.5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第11章: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洞悉
11.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潜力评估
11.2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未来关键增长点
11.2.1 海洋领域
11.2.2 太空领域
11.2.3 网络空间领域
11.3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前景预测(未来5年预测)
11.4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趋势洞悉
11.4.1 市场竞争趋势
11.4.2 技术创新趋势
11.4.3 细分市场趋势
11.4.4 社会资本参与趋势
第12章: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
12.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12.1.1 军民融合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1、资金壁垒
2、技术壁垒
3、准入壁垒
4、人才壁垒
5、资源壁垒
6、品牌壁垒
12.1.2 军民融合产业退出壁垒分析
12.2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投资风险预警
12.2.1 周期性风险
12.2.2 成长性风险
12.2.3 产业关联度风险
12.2.4 市场集中度风险
12.2.5 行业壁垒风险
12.2.6 宏观政策风险
12.3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12.3.1 军民融合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12.3.2 军民融合产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2.3.3 军民融合产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12.3.4 军民融合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12.4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投资价值评估
12.5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投资策略建议
12.6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十大军工集团的军品业务列表
图表2:核工业基本信息介绍
图表3:核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图表4:航天工业基本信息介绍
图表5:航天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图表6:航空工业基本信息介绍
图表7:航空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图表8:船舶工业基本信息介绍
图表9:船舶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图表10:兵器工业基本信息介绍
图表11:兵器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
图表12:军工产业产品分类列表
图表13:军民融合概念图
图表14:我国军民融合内涵分析
图表15:创新性技术研发的两种基本方式
图表16:军民制度融合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表现分析
图表17: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18:军民融合管理体系分析
图表19:军民融合管理体系的五大主体分析
图表20: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标准体系框架&建设进程
图表21: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现行&即将实施标准汇总
图表22:中国军民融合产业重点标准及其影响解读
图表23:本报告权威数据资料来源汇总
图表24:本报告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25:全球主要国家应对大国威胁制定的战略规划
图表26: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三大特点分析
图表27:全球各国军民融合政策分析
图表28:军民融合主要技术成果分析
图表29:全球军民融合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30:全球军民融合产业细分市场
图表31:全球军民融合市场规模体量分析
图表32:美国推行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图表33:俄罗斯推行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图表34:日本推行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图表35:以色列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图表36:美国军民融合发展阶段之冷战前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37:美国军民融合发展阶段之冷战时期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38:美国军民融合发展阶段之冷战结束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39:美国军民融合发展方法分析
图表40:波音公司发展历程分析
图表41:通用动力公司发展分析
图表42: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展分析
图表43: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发展分析
图表44:雷神科技公司发展分析
图表45:美国军工巨头军民融合特征总结
图表46:我国军民融合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建议
图表47: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历程分析
图表48:我国军民融合初创期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49:我国军民融合探索期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50: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期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51: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期发展特点分析
图表52:中国军工企业世界排名(单位:位)
图表53:中国民营军工企业上市数量(单位:家)
图表54:军民融合产业模式
图表55:军民融合产业模式
图表56:国防专利价值评估流程图
图表57: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内容分析
图表58: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方向分析
图表59:军工科研院转企改制过渡期的部署
图表60: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具体操作步骤
图表61:军工科研院所改制难点分析
图表62:部分军工集团“十三五”期间资产证券化率目标(单位:%)
图表63:部分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按照净资产口径)(单位:%)
图表64:部分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按照利润总额口径)(单位:%)
图表65:军品定价与采购机制改革历程
图表66:军品采购与定价模式变化分析
图表67:定价模式与采购机制方式分析
图表68:军品定价与采购机制改革重点
图表69:军转民主要方向
图表70:十大军工集团的民品业务列表
图表71:军转民企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图表72:军转民企业发展对策
图表73:军用技术转民用的市场化途径分析
图表74:利用市场化途径促进军用技术转民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图表75:推进市场化途径作用的建议
图表76:民参军发展意义
图表77:民参军参与路径
图表78:民参军主要企业军工产品布局分析
图表79: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主体结构图
图表80:民用研发机构及产业组织在军民融合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分析
图表81:高等院校在军民融合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分析
图表82: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图表83: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图
图表84: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功能分析
图表85: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功能作用图
图表86: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组织架构图
图表87: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分析
图表88: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财税金融”保障措施分析
图表89: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知识产权”保障措施分析
图表90: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科技征信体系和评估体系”保障措施分析
图表91: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之信息共享与技术产权障碍分析
图表92: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之协同创新锁定与路径依赖障碍分析
图表93: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之金融支持有效性障碍分析
图表94: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之高校文化与评价体制障碍分析
图表95: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对策之建立军民互动交流机制分析
图表96: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对策之形成有效金融支持体系分析
图表97: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对策之强化校企交流合作机制分析
图表98:中国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问题点分析
图表99:存量遥感卫星安用户类型分类(单位:%)
图表100:2015-2023年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发射情况(单位:颗)
图表101:2012-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及同比增长情况(单位:万载重吨,%)
图表102:2012-2023年我国承接新船订单量及同比增长情况(单位:万载重吨,%)
图表103:2012-2023年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及同比增长情况(单位:万载重吨,%)
图表104:中国武器装备行业军民融合发展历程
图表105:《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主要举措分析
图表106: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单位:%)
图表107: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变动情况(单位:%)
图表108:电子信息制造业PPI分月增速(单位:%)
图表109:电子信息制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动情况(单位:%)
图表110:331卫星通信工程军民融合体现
图表111:卫星通信系统军民融合模式
图表112:民用卫星通信各卫星业务类型分析
图表113: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主要组成部分
图表114:互联网+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主要功能
图表115:天地一体化通信遥感导航网络主要实现目标
图表116: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列表
图表117:北斗卫星导航三步走战略规划
图表1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运营企业竞争格局
图表119:北斗导航应用细分服务市场分析
图表120:主要军工新材料产品分析

 
全国销售热线
联系方式:010-57738660
     010-84943629
     15330088658
电子邮箱:zsjjyjy@163.com
     zl57738660@163.com
联 系 人:赵丽 张玲玲
QQ:1720057175,814212140
我们的优势详细
    中商经济研究院通过与政府各大部门、各行业协会、各研究机构密切合作以及中商经济研究院专业的调研小组,为您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市场分析、数据支持、行业竞争资讯、行业专项调查咨询服务。
    及时性:
    ..[详细..]
交付流程
1.选择报告 :

① 按行业浏览

② 按名称查询

2.交付方法:

① 注册:

点击网页上QQ 进行咨询。我们的服务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② 电话:

拔打电话:
010-57738660
010-84943629
15330088658
联系人:赵丽

③ 邮件

3.签订协议

可从网上填写网上订购表或由我们传真报告订购表或订购协议。

4.款项流程

① 通过银行转帐、电汇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

② 我们收到款项后,24小时内快递报告或者发送报告邮件

③ 款项到帐后快递发票

企业简介|常见问题|服务流程|信誉保障|我们的优势|我们的客户
(86)010-57738660 15330088658 18015235680 电子邮箱:zsjjyjy@163.com / zl57738660@163.com 联系人:赵丽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中国铁建大厦
Copyright 2010-2035 zsjjy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经济研究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13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474